二甲苯气体报警器的安装高度需根据气体密度确定,比空气重的气体(如二甲苯)应安装在距地面0.3米至0.6米的高度,具体规定及依据如下:
一、安装高度规定
-
核心原则
二甲苯气体密度大于空气,泄漏后会下沉并在地面附近积聚。因此,探测器需安装在气体易积聚的下层空间,确保能快速捕捉浓度变化。
-
具体高度范围
-
距地面0.3米至0.6米:此高度可覆盖二甲苯泄漏后的主要积聚区域,缩短响应时间。
-
优先选择0.3米至0.6米内的易泄漏位置:如储存罐、管道接口、阀门等区域1米范围内,进一步确保监测有效性。
二、规范依据
-
国家标准
-
GB 50493-200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明确规定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时,探测器安装高度宜距地坪(或楼地板)0.3米至0.6米。
-
GB/T 50493-2019《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延续上述要求,并补充检测比空气略重的气体时,安装高度宜在释放源下方0.5米至1.0米。
-
行业实践
-
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要求检测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检测器安装高度距地坪0.3米至0.6米,与国家标准一致。
-
实际应用案例:
在二甲苯储存罐区、管道接口等场景中,探测器通常安装在距地面0.3米至0.6米的高度,并通过固定支架或墙壁安装确保稳定性。
三、其他关键要求
-
环境条件
-
温度:-20℃至50℃,避免极端温度影响传感器性能。
-
湿度:低于95%RH,防止水汽导致误报或损坏。
-
干扰源:远离蒸汽、油烟、强电磁场等区域,确保检测准确性。
-
安装位置选择
-
泄漏源附近:优先安装在易泄漏位置1米范围内,缩短响应时间。
-
气体滞留区域:如通风不良的角落或设备底部,避免监测盲区。
-
避免气流干扰:不得安装在换气扇、房门等风量流动大的位置,防止气体被快速稀释导致漏报。
-
覆盖范围与间距
-
单台探测器有效覆盖半径约7.5米,大空间需按间距≤15米均匀布置。
-
通风不良区域需加密安装,良好通风环境下可结合气流方向调整高度。
-
固定与操作空间
-
固定方式:采用抱管、墙壁或支架固定,确保牢固性。
-
操作空间:安装位置应预留至少0.5米操作空间,便于定期校准、清洁传感器及故障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