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一座座承载历史记忆的石牌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保存与延续,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
近日,一座位于村口的老花岗岩牌坊经过专业修复,以全新面貌重新亮相,这项修复工程由业内知名的勤缘石业团队负责完成。经过数日的精心施工,团队采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让这座村口石牌坊再现昔日风采。
01 石牌坊修复,挑战传统技艺
在江苏某地一座被汽车碰撞而破损的石牌坊近期接受了系统性修复保护。
这座高9.8米、宽11.7米的石质仿木结构牌楼,历经风雨依然完好挺拔,不过因为汽车碰撞事故而产生了移位和开裂。
孙总作为施工负责人,指着牌坊介绍:“各处均存在不同程度破损,需整体进行表面清理、结构加固、防风化处理等工序”。
修复团队面对的首要挑战是如何保持石材原有的质感和透气性。对于已出现的裂缝,他们采用了一种特殊的修复材料,既能有效填补裂缝,又能保持石材原有特性。
在持续高温的天气条件下,施工方调整作业时间,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人员安全。
02 精雕细琢,修复工艺的现代演绎
修复工作的精细程度超出了许多人的想象。表面清理阶段,修复师们站在近10米高的作业平台上,手持软毛刷轻拂石雕纹饰,或使用小型吹风机清除缝隙积尘。
“我们现在进行的是表面清理阶段,已完成90%的工作量。”孙总告诉记者。
清理阶段完成后,修复工作者需先去除牌坊表层灰尘、杂草及其他附生植物。随后使用过氧化氢(双氧水)清除表面微生物,并用季铵盐进行防护处理。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勤缘石业所倡导的“匠心传承”理念不谋而合。
03 石雕批发的现代化运作
在石雕行业,批发出货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以嘉祥勤缘石业为例,该厂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集石雕设计、制作、安装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企业。
他们以当地盛产的天青石、绿砂岩、红砂岩为主原料,辅以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等名石珍玉,产品品种丰富多样。
在安装过程中,专业团队会采用榫卯方式进行连接。
04 村口石牌坊,文化记忆的守护者
村口石牌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村庄的标志性建筑,更是村民集体记忆的载体。
这些石牌坊大致可分为三类:标志性牌坊,立于建筑群前面作为标志;纪念性牌坊,为纪念一件事或一个人而建立;装饰性牌坊,多见于古代店铺门面上的一种装饰。
位于村口的石牌坊往往兼具这三类功能,它既是一个村庄的标志,也承载着村民对历史的纪念,同时还具有独特的装饰效果。
在当代社会,这些石牌坊已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重要文化纽带。
05 花岗岩牌坊,历经风雨的永恒之美
在众多石材中,花岗岩以其坚固耐用的特性,成为制作石牌坊的材料之一。
相比其他石材,花岗岩更硬,颜色更浅,雕刻图案的难度稍微大一点。
为了兼顾效果与成本,一些石牌坊会选择将青石与花岗岩搭配使用。淡淡的红色与青石搭配,显得格外的淡雅、朴素。
科学的风化防护处理可使石牌坊保存更长时间。在重庆人和节孝牌坊的修复中,团队就对牌坊整体进行了防风化处理,以增强其抵御自然侵蚀的能力。
勤缘石业的设计总监表示,每一座石牌坊都是的文化遗产。他的团队在修复过程中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保留原有风貌,同时确保结构安全百年无忧。
随着修复工程的逐步完成,这些村口的花岗岩牌坊将继续屹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