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5-2
S1-5-2化学成分:
C:≤0.80
Si:≤0.80
Cr:4.50
Mo:5.00
W:0.70
V:1.80
S1-5-2工作原理如下:
车、磨、机加工
抛光
热成形
电火花加工
焊接(特殊程序,包括预热和母材成分的填充材料)。
性能特点
高硬度:经淬火和回火处理后,硬度可达 HRC63 以上,能有效切削多种金属材料。
良好的红硬性:在 550-600°C 的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切削性能,在高速切削产生大量热量的情况下,能保持刃口锋利,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较好的韧性:相比一些高碳高钒的高速钢,S6-5-2 具有较好的韧性,能承受一定的冲击载荷,在切削过程中不易发生脆性断裂。
优异的耐磨性:合金元素形成的碳化物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可减少刀具磨损,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应用领域
切削刀具制造:常用于制造麻花钻、铣刀、铰刀、丝锥、拉刀等切削刀具,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可加工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多种材料。
模具制造:可用于制造冷冲模、冷镦模、热挤压模等模具,利用其高硬度、耐磨性和热稳定性,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其他工具制造:还可用于制造锯片、刮刀、冲头等工具,满足不同行业对工具的高性能要求。
热处理工艺
退火:软化退火温度在 800-900°C,消除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淬火:加热温度一般在 1190-1230°C,保温后在盐浴或油中冷却,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的马氏体组织。
回火:回火温度通常在 550-570°C,一般进行 2-3 次回火,以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和性能,提高韧性和尺寸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