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九十,想清静过些日子,不期徐克成教授要我为他即将出版的新书《氢气控癌理论和实践》写序,我欣然执笔,因为我笃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对于氢气控癌,徐教授给我看第一个病例时,我半信半疑,当我看到近50例时,我确信不疑。癌的诊断是明摆着的,消灭疗法也已用尽,但仍难控制,吸氢数月,肿瘤仍在,病人却恢复常人生活,像换了一个人。为此,我确信氢气有一定的控癌作用。
2018年的全国肿瘤大会上,我有一个关于“控癌战重在六个整合”的发言。现在看来,这“六个整合”与“氢气控癌”相互对应。 其一:是“消灭与改造战略整合”,吸氢可能不是直接杀灭癌细胞,只是属于“改造”; 其二:是“单兵作战与综合治疗整合”,吸氢虽然可能难以单独治好癌症,就像运动有助于控癌,但患了癌症,光运动不行,还要进行消灭肿瘤的治疗; 其三:是“战役速决与战略持久整合”,消灭肿瘤疗法(手术、放疗、化疗、多数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常立等可取,而吸氢每天常需数小时,见效常需数月; 其四:是“被动治疗与主动参与整合”,癌症冶疗常常是医生“给予”病人,而吸氢则是病人主动参与,而且需要有信心,有恒心; 其五:是“高精尖新与多快好省整合”,国外报道,有的分子靶向冶疗年费约15万美元(约100万人民币),吸氢显然属于多快好省的办法,结合国情,多快好省不可或缺; 其六:是“洋为中用与中国思维整合”,对西方对付癌症的办法我们要学习,并结合国情使用,但要想超越,需要加上中国思维。老于名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独有偶,氢气正是来自“水”的电解,其背后也许是“以柔克刚”的中国思维。
诚然,任何新鲜事物都会诱发不少“问题”:一开始我曾问,到底是氢气起了作用,还是氧气起了作用(水电解后产生两份氢气和一份氧气);吸氢是否对所有癌症都有用;吸氢的有效率是多少;吸氢有效是什么机理;吸氢有没有副反应;吸氢的远期疗效如何;等等。看了这本书,大家知道有些已有,但大量的还在研究中,让我们拭目以待。
其实,氢气治疗癌症在1975年便已见于顶尖杂志《科学》( Science ),2007年《自然医学》( Nature Medicine )报道氢气的抗氧化作用,然而并未引起广泛重视。世间因忽视偶然事件而让重大发现“擦肩而过”的情况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也许和人们认为对付癌症只有“消灭”才是不无关联。对付癌症的战略需要有观念的更新,癌是机体“内乱”,不同于传染病的“外敌人侵”,光“消灭”不够,还要“改造”。 《氢气控癌一理论和实践》之所以能够问世,关键不正是将“杀癌”改为“控癌”吗? 为此,我相信氢气控癌将使癌症病人受益,对医生有所启迪。 2019年3月 ——汤钊猷
氢分子对癌症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氢分子对癌症的作用:解除癌性疲劳 任何人都会有疲劳,但癌症患者更易发生疲劳。 癌性疲劳与普通疲劳不同,即使你睡了个好觉,仍觉疲乏,不管你如何下定决心打起精神,也难以对抗那种挥之不去的疲惫。疲劳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超过恶心、抑郁和疼痛的总和。 对于改善癌性疲劳,传统措施或者效果不好,或者不良反应多,患者难以耐受。有无既能产生效果,又能普遍应用,没有副作用的措施? 也许,氢气治疗符合以上要求。


二、氢分子可对抗体内过氧化自由基 目前已认识到,过氧化自由基即活性氧的累积是引起疲劳的中心性因素。这是近年来一个了不起的研究结果。 针对过氧化自由基,氢分子(H2)具有以下作用:(1)直接还原羟基自由基。(2)直接还原过氧亚硝酸盐 ,调节基因表达。氢分子能清除另一种强自由基ONOO-。(3)调节基因表达,间接减少氧化应激。氢气可以以Nrf2依赖性方式改善过氧化损伤。
三、氢分子可消除炎症 炎性通路激活已被认为是癌症患者持续疲劳的基础,疲劳通常在癌症治疗期间开始,化疗和手术能诱导炎症反应。 在积极接受治疗的患者,炎症标志物的增加与其疲劳程度增加有关。在癌症幸存者中,尽管停止了癌症治疗,也观察到炎症标志物水平升高,并与疲劳程度之间呈现相关性。
氢分子能减少促进炎症的生物学因子的表达,发挥症作用。这些促炎症因子很多,包括NF-κB、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IL-12、CCL2和干扰素(INF) - γ、ICAM-1、PGE2和PGE2等。韩国学者研究了富氢水对慢性疲劳小鼠模型的影响,发现与口服纯水的对照组相比,氢气组的炎症因子,血清TNF-α 、IL-6、IL-17,和肝内IL-1β 明显减低。 炎症,可以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也可以不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非感染性炎症。通常情况下,急性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慢性炎症,常是有害的,可引起许多慢性疾病,尤其是癌症。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在自身遗传缺陷或微环境影响下,复制过程中基因突变而形成的叛徒。癌细胞产生数=细胞分裂次数 X每次分裂产生突变基因数。因为炎症,器官细胞损伤会增加,细胞分裂次数增加,细胞突变发生也会增多,癌细胞形成即增多。控制炎症有助于控制癌症。 氢气症的机制在对脑损伤模型研究中发现,氢气可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应用酵母多糖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动物模型,发现吸入氢气能减少多脏器损害、提高小鼠存活率,这种作用主要由于其减少血清氧化损伤产物、肿瘤坏死因子(TNF-α )产生,以及降低促炎细胞因子 HMGB1 水平; 细胞及动物实验均证实,氢气可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降低氨基末端激酶(JNK)等因子表达,同时防止磷酸化的 ERK 从细胞质移位到细胞核,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 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研究中,也发现氢可以逆转再灌注损伤后许多与炎症相关因子表达,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不管哪种机制,看来氢气可以通过发挥症效应,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发挥抑制肿瘤发生、进展和转移的作用。当然,这需要更深入的实验研究证实。
四、氢分子有神经保护作用, 癌症患者,治疗之前、期间和之后,常有昼夜节律紊乱和睡眠障碍。这种异常也是导致癌性疲劳的因素。 氢分子能,除了前述的消除慢性低度炎症 ,尚由于其直接的神经保护作用。胃和脑之间存在特殊联系,称为胃-脑轴。吸入的氢气激活b-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表达,诱导胃释放血浆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激活脑中生长促分泌素受体(GHSR),促进生长素产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从而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和。
五、吸氢气对癌症的作用:抑制癌细胞 氢分子能抑制癌细胞,一般认为系缘于其抗氧化和症作用。体内大和最毒的氧化剂有?OH 和 ONOO-,能作用于核酸、脂质和蛋白质,引起DNA受损、脂质过氧化和蛋白变性。吸烟、大气污染、化学物、精神压力、炎症等,通过诱导这些过氧化剂,促发细胞突变,引发癌细胞生成。氢气是这两种氧化剂的特异性清除剂。 只中和这些有毒活性氧,不影响氧气、一氧化氮、过氧化氢等对身体有作用的活性氧,就是氢气选择性抗氧化的概念。日本有人说氢对67种疾病有效;美国一位学者发文说:氢分子可改善至少170种健康不良状态和疾病;还有一位美国专家说:美国十大死亡原因中,除了和交通意外,氢气均可予以改善。
六、吸氢气对癌症的作用:护肺 氢气能“护”肺,具有改善和预防肺损伤的作用。氢气护肺的特点有:
第一,氢气扩散能力强。 氢气分子量小,很容易透过生物膜,进入细胞浆、线粒体和细胞核内。肺是最接近外环境的器官,氢气更易进入肺;
第二,氢气选择性抗氧化作用。 氢分子能选择性与自由基氢氧根和过氧亚硝基起反应,而不减少其他与细胞信号传导相关的活性氧(如H2O2),因此不会影响机体内正常代谢氧化-还原反应,也不会影响肺本身的气体交换作用;
第三,氢气生物相容性强。 氢分子的组织相容性高于其他抗氧化剂,这对肺这样很娇嫩的组织,尤为重要,不会危害肺组织; 第四,氢气特别安全。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氢气对人体存在危害性。欧盟和美国政府出版的关于氢气生物安全性资料显示,常压下氢气对人体没有任何急性或慢性毒性。国家卫健委于2014年12月发布了氢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国家标准,GB3163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氢气》
第五,肺血流丰富。 无论是吸入,还是注射含有氢气的溶液,氢气均可迅速透过肺组织进入全身,这对改善机体全身状态极有帮助; 第六,氢气浓度高,作用可能更强。
七、吸氢气对癌症的作用:改造癌细胞、改造微环境 研究表明:氢分子能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运动,促进癌细胞变性和凋亡给腋下成瘤的动物,或者吸氢(H2)(每天6小时),或者吸氮气(N2),每周观察成瘤情况,最后发现吸氢的动物成瘤很慢,长出的肿瘤较小,提示氢气抑制了肿瘤生长。 研究人员进一步做细胞培养试验,比较在正常气体和含氢气体条件下,癌细胞生长状态,发现在含氢条件下,癌细胞增殖减慢,运动减缓,出现变性和凋亡。 1975年,美国学者Dole等就在《科学》 Science杂志上发表文章,报道给动物连续呼吸8个大气压的97.5%氢,有效地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提出分子氢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肿瘤生长。 日本学者发现,给肝硬化动物饮用氢水 ,可预防肝癌发生。用氢水处理舌癌细胞,发现癌细胞生长受抑制。 上海交通大学学者发现氢气可抑制动物肠癌,通过调节氧化还原微环境、干扰与癌细胞增殖相关基因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 氢分子已被证明是一种选择性、无毒、无残留、极为价廉的抗氧化物质。在中国式控癌的“消灭”与“改造”中,氢分子看来可担任改造癌细胞、改造微环境的角色。